2009年7月21日 星期二

回應信報有關藝穗會的報道

Published on Fri, 10 July 2009



回應信報有關藝穗會的報道



得閱《信報》7月8日有關藝穗會的報道,心裏有話但覺不吐不快。在香港要辦個小藝團、藝社實在艱難是眾所周知的,有藝穗會這個可以以廉價(甚至提供免租場地給新進藝術家)實現藝術理念、理想的地方夫復何求?自己的夢想成真變得有能力,是否應讓出資源好等後來者也可實踐一下創作的構思?



筆者兩年前為了推動印度古典舞,走了很崎嶇的路;首先,我們的城市只知Bollywood 不知有如中國戲曲般嚴格的婆羅多舞,在開展時真不知如何是好;再者經費不足,也不會拿到那兒的資助。幸而叩上了藝穗會的門,遂得以在那小劇場演出,在排練室辦了工作坊和參予了一些文化表演。現在總算開始了,雖然香港其實並無印度古典舞的市場和成熟的觀眾群;但仍為可以一試而高興,這份經歷際遇亦滋潤了我們一夥的靈魂、啟迪了愛好者的思維,原來可以如此處理印度古典舞。



所接觸的藝穗會工作人員也都充滿熱誠,協助我等藝工初哥不遺餘力,反之我們只回報以微薄的收入和無數的麻煩。連一些小小不知名的藝團也如斯照顧,看不到藝穗會會違背其推動藝術的宗旨。



認識一些玩音樂打band的朋友,他們夢寐以求的就是在藝穗會小酒吧演出,因為相信只有在Fringe才可以玩自己的東西,別處總是限制多多、商業掛帥。



也知道藝穗會二十多年來也在支持那個不賺錢的藝穗默劇實驗室,提供場地和氛圍孕育了不少出色的團員。而藝穗默劇實驗室仍在不懈地繼續執著下去,實驗、探索,尋找一套有東方色彩的默劇模式和培育新人。去年參加了首爾藝穗節,今年更應邀參與《韓國春川國際默劇節》、澳門及台灣的藝穗節。若然沒有藝穗會的支持,豈能如此。



說了這樣多,筆者無意亦無資格去批評別人的看法和立場,只是因為一份公義,在此多提一個角度和看法。我亦相信有限的資源應用於最貧乏的一群,變大變強的更該為後來者想一想。



小紅帽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搜尋此網誌

追蹤者